• BOE 2021创新挑战赛
  • BOE 2021创新挑战赛
  • BOE 2021创新挑战赛

BOE 2021创新挑战赛即将开播

开播时间:08月16日 周一 09:00

看见未来2021 BOE创新挑战赛

大赛简介

由京东方科技集团主办,BOE校园俱乐部协办的看见未来·2021 BOE创新挑战赛如约而至!京东方将
为全球优秀大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创新思维的平台,和我们一起探索前沿科技,助力梦想落地!

大赛赛题

显示无处不在

命题方向

  • 半导体显示

    半导体显示领域相关,包含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显示屏、车载显示、穿戴显示、电子白板显示屏、电子标牌显示屏、电子纸显示、医疗显示、拼接显示、家居显示等相关方向。

  • Mini LED

    Mini LED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其在车载、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方向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传感器及解决方案

    传感器及解决方案相关,聚焦医疗影像、生物检测、智慧视窗、微波通信、指纹识别等相关方向。

  • 智慧系统创新

    智慧系统创新相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聚焦软硬融合的产品与服务,提供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园区、智慧交通、城市亮化、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物联网细分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等方向。

  • 智慧医工

    智慧医工相关,将科技与医学相结合,医工融合创新。包含医院数字化解决方案心血管疾病管理解决方案、糖尿病管理解决方案、智慧急救解决方案、智慧康养社区解决方案、智慧公卫体检解决方案等方向。

  • 其他方向

    在显示无处不在的背景下,目前已知和尚未充分显露的需求场景、细分领域的产品、技术及概念将触手可及…

报名方式

登录BOE校园招聘官网(campus.boe.com)进入【BOE创新挑战赛】专区了解详情,进行报名!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生(含留学生)
参赛形式:2-5人组队参赛,不限年级和专业,可根据需要跨学校和跨专业组队

赛程设置

* 说明:比赛时间周期可能存在调整,请您及时留意刷新页面信息。

大赛赛道

本届大赛开放高阶赛道(挑战难度较大)和成长赛道两条赛道,参赛者任选其一参赛。

* 说明:1、已有相关文章发表(含申请/审核/发表中)/已申请相关专利(含申请/审核中)/已获得融资等的作品可报名高阶赛道参赛;其它作品可报名成长赛道参赛。 2、大赛竞赛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情况对报名赛道进行调剂,届时将与相关团队进行沟通。

奖项设置

  • 全球总决赛奖项

    一等奖(团队1名)

    ¥30000

    二等奖(团队2名)

    ¥20000

    三等奖(团队3名)

    ¥10000

  • 赛区赛奖项

    除奖金和荣誉证书外,更有机会获得面试绿卡和BOE周边礼品!

    一等奖3000元

    二等奖2000元

    三等奖1000元

劲爆赛事福利

线上公开课,获取技术干货补给包

企业高管、职场精英商业化指导

业内专家、技术大咖技术性指导

企业合作意向书,助力项目孵化

Special Offer,实现职业梦想

进入全球总决赛有机会获得管培生终面直通卡

多重高额奖金和获奖证书

海内外各高校尖端人才的思维碰撞

赛区划分

  • 东北赛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

  • 华北赛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 西北赛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南

  • 华东赛区

    上海、安徽、江苏、湖北

  • 华南赛区

    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 西南赛区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

  • 海外赛区

    面向海外留学生

点击战队查看精彩作品

X射线吸收光谱病灶检测系统
X射线吸收光谱病灶检测系统由X射线吸收光谱病检测仪、光谱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病灶检测仪采集相应肝脏的X射线吸收光谱,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达到准确检测肝硬化病症的目的。相比传统方法,得到信息量更多,成本更低,数据处理更加简单快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视觉振动检测系统
视觉振动检测系统(Micro-Vibration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简称MVIS)以视频采集为传感手段,将像素点阵转化为百万级振动传感器阵列,通过与前沿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实现微小振动的便捷检测,并能够实现振动形态的直观可视化及复杂振动特性的灵活分析。
基于生物认证和Azure 云的第三方授权服务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身份认证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点滴。但是现有的方式存在着过于繁琐或者容易引起隐私泄等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我们通过骨纹识别的生物信息,再结合场景信息,施加权重,基于 OAuth2.0 协议,并与快应用结合来实现端云结合,并通过以上技术手段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通用第三方认证接口。
化壳为骨——引领高性能定制骨修复材料新航向
我国每年有超300万的患者饱受骨缺损的折磨,而我国骨修复材料供需失衡,72.8%依赖外国进口。然而市面上现存的骨修复材料价格高昂,成分单一,无活性因子,与生理骨差异大。海源科技研发的高性能定制骨修复材料成本低,粒径小,可有效抵抗炎症与多种病菌且无免疫排斥反应。化壳为骨——引领高性能定制骨修复材料新航向。
透明Micro-LED显示屏
透明显示的目的是在有限的面积上通过视觉信息的叠加,增大信息密度,提供新的信息展示模式,而抬头显示是目前透明显示最具市场潜力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之一。Micro-LED是国际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本团队拥有Micro-LED集成芯片和显示屏技术,包含透明Micro-LED芯片、芯片及背板集成技术、荧光色转换材料制备,形成了对透明Micro-LED显示涉及的所有关键技术领域的全面覆盖。
以柔性传感器引领中国智造
本团队已经研发出可以检测低至3.5Pa的触觉传感器,具备高灵敏度、宽量程、高重复稳定性等特点,可以解决现有传感器传感性能不佳、体积大、穿戴繁琐等问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应用,室内外导航、游戏体验以及医疗健康辅助等功能的逐步完善,智能感知领域更需要一款具备优异性能且轻便的传感器,为人们舒适的生活提供保障。
SLT GLOVE——基于多传感器系统的智能手语翻译手套
该产品由翻译手套和手语翻译APP 组成。手套的手指和手腕部分布着多传感器系统等随时监测、记录用户手指的弯曲程度,手掌的方向以及手活动的路径。芯片将这些信息通过蓝牙模块传输到手机上。手机中的程序会对这些动作进行分析,并与手语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匹配的信息之后便播放翻译后的音频,从而便于健听人士接收信息。
基于AR技术的智能安全头盔
团队独立开发制作的凌烟智盔是国内首款概念智能AR头盔,智能和安全相结合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新科技方向,头盔也从保护头部、保暖等功能升级到更智能、高科技、更安全的需求。头盔智能部分使用自主研发的AR套件与主处理器构成,拥有主开发版,搭载最新毫米波雷达模块,做到周边运动状态监测。凌烟智盔具有好的人机交互性、抬头显示方案,盔体部分和国内头盔厂商合作制成,符合DOT标准和GB头盔标准。
全球海洋环境遥感观测系统领航者
海上大风、大浪等恶劣的海洋环境严重影响舰船航行和海上活动安全,舰船的航行安全对海洋环境信息监测提出迫切需求。本团开发了全球海洋环境遥感观测系统,实现了SAR图像处理和海洋信息提取的一体化全自动处理,并针对舰船航行安全等问题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可为全球舰船航行安全提供保障产品和决策依据。
面向Micro-LED/Mini-LED全彩化的量子点
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
本项目结合量子点和微透镜,提出量子点微透镜阵列概念;开发了可原位制备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固化墨水;发明了基底处理、喷墨打印和紫外光固化结合的量子点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构建出了无咖啡环、具有大高宽比的量子点微透镜阵列,将其用作色转换膜,能够满足Micro-LED/Mini-LED全彩化需求,并提供裸眼三维显示的可能性。
“iCon”脑控与数字健康——手功能障碍者康护系统化解决方案
手功能康护系统化解决方案是基于新型的脑机接口技术,结合手功能康复手套、辅助护理机械臂等硬件设备及其相配套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脑卒中患者在内的脑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康复、日常生活护理、交互休闲等一系列需求。同时,整个康复训练系统配套一个康复评估手环,为患者日常上肢康复理疗过程提供一个客观评估。
新型商用级量子点薄膜领跑者
显示行业正迈向第三代高清柔性显示。量子点技术是一种主流的第三代显示技术,但存在一些问题。团队全世界首创“室温析晶合成技术”简化工艺;独创核壳结构包覆技术提升稳定性;优化生产流程,使薄膜成本降低50%以上。相关核心技术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团队与多家公司已签订订购合同,同京东方已签订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基于混合维度异质结器件的防褥疮医疗系统
本团队着手开发一种基于电子皮肤的智能传感器,该产品属于基于压电效应的二维材料/宽禁带氮化物混合维度异质结,相较于传统材料,它具有更好的器件特性。我们将该传感器应用于褥疮预防领域。该产品可通过算法自动分析组织受压情况,并通过机械调控,智能缓解病人组织压力,达到放褥疮的效果。
基于多信息全景视觉 SLAM 技术的智能小车导航系统
在本项目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语义级三维稠密地图构建技术,研制出一款面向导航定位的机器人通用嵌入式环境感知器件,设计高速视觉、惯导传输模块和多核异构硬件计算平台,实现集成上述算法的机器人专用软硬件模组。在路径规划中,我们研发的产品基于当前最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支持可视化+定量化的地图构建。
新型银纳米线显示屏开拓者
未来在工作生活中,大尺寸化、超大尺寸化智能显示屏愈加重要。目前,市场上多使用金属网格制作透明导电膜,但金属网格产生莫尔条纹的难以完全克服。而我们所关注的银纳米线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柔性化、大尺寸化的应用需求,更能克服金属网格的弊端。基于此我们研制了银纳米线透明导电材料,并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性能良好。
“AI换脸”在线检测与对抗系统
针对Deepfake技术的泛滥导致对他人声誉的损伤和其他非法用途,本团队研发了 “AI换脸”在线检测与对抗系统。在检测方面,团队使用基于深度学习开发的换脸检测模型对目标图片或视频进行快速检测。在换脸算法对抗方面,我们通过对目标媒体添加人眼不可见的噪声使视频经过常见换脸算法处理后发生显著的失真效果,以此达到对抗的目的。
柔显核心材料——纳米银线流场扩大合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柔性电子是近年来的热点方向。柔性电极替代ITO电极大势所趋。纳米银线采用间歇式反应合成,量产能力低。如何在低成本、高产量的前提下制备纳米银线是业界难题。团队首次采用流动化学技术制备纳米银线,日产量3千克,成本仅为采用传统间歇式反应生产的二分之一。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SCI论文2篇,产品通过机构权威检测。
  • X-青春

    厦门大学

  • 视微科技

    合肥工业大学

  • Protectio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海源科技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 万象科技

    厦门大学&南昌大学

  • 柔感科技项目团队

    厦门大学

  • 手之声智能手语翻译手套科技团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凌烟智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星海宏图创业团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光材致显

    北京理工大学

  • 意康医疗

    西安交通大学

  • 中盛嘉材

    南京理工大学

  • Freeform团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挑战者联盟

    合肥工业大学

  • 柔印科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拉曼大学

  • Vision War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天生我“材”

    南京大学